談談紫砂壺的培養
觀看次數: 2083 次

紫砂壺的培養,從某種意義上來說,等于紫砂壺的再創造。除了可用於觀賞和投資的用途之外,宜茶才是紫砂最獨特的優勢。個人的觀點一直是:如果紫砂不能在宜茶方面超過瓷器,早就被瓷器打趴了。所以用「大師」的名銜或者刻繪等裝飾手法,是忽悠不了泡茶的人的,更不要提甚麼養壺機了。 

1.選材:紫砂壺最重要的條件是泥料,某種泥料只適合某種茶,就像天賦會畫畫的孩子,很難培養成鋼琴大師一樣。如果方向錯誤,就算你努力培養,孩子也受罪了,結果還是不如人意。這當中也包含了火工等因素,因為即使同樣的泥料,不同的窯溫也會造成極大的分別。這裡並未將其它相關因素全部包含進去,只是想強調紫砂的材料才是最重要的因素而已。台灣的文山包種是發酵程度很低的青茶,有一種獨特的清香,但試過多種泥料,都不能既不減其風味,又可闢除討厭的臭青氣。後來發現高溫燒的本山綠最能達到這要求,有興趣的壺友可以試試。

2.堅持:千萬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,要天天泡,持續泡,壺要泡到一定的程度後才能開始發茶香,在這之前,只會吸茶香減茶韻。就像孩子剛開始學樂器,發出的聲音總是難聽的,等到能彈出悅耳的琴声了,他才能更有興趣練下去。

3.選師:只有好的老師才能帶出好的學生,不好的老師反而會讓你的孩子學錯手,以後再想改正都很難。對壺來說,好的老師就是好的茶葉,要盡可能用壺泡好茶,不好的茶寧願放棄也不要用。這就是為甚麼同一個工藝師的同一批同一款壺,泡茶效果大不同的主要原因。選用好的茶葉還要盡可能專一。我們常說:玩壺是「一夫一妻制」。不但生普洱的新老茶不宜混泡,干濕倉也不宜混泡,講究的連不同山頭都不會混泡。喝到人家的壺泡出來的茶特別有感覺,別忘了別人背後下的工夫。這跟壺是誰做的關係不大。敢說一句,就算顧老當年,也沒喝過我們那麼多茶,千萬不要以為過千萬一把的壺泡茶就最好喝。

4.轉行:有些孩子被父母指錯了路,入錯了行,無論自己多麼努力,也出不了好成績。這時就要改變思路,重新讓他學一樣。只要轉的路子對,好多時候會產生讓人驚喜的效果。壺也一樣,本以為它應該泡鐵,結果百試不靈,最後卻發現變成泡生普的利器。但這只適用於對壺性有相當了解的玩家,因為弄不好就將壺泡「花」了。一般來說,黑茶、重焙火茶、煙燻味茶及岩茶可放在最後試,同一系列的茶可以先試,比如泡清香型鐵觀音不行的可試台灣高山烏龍,或廣東烏龍。

  只要我們肯用心,紫砂壺就會給我們回報,而且那種回報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。

2012.07.31